当上海德比的6万名球迷齐声呐喊,或是大连梭鱼湾球场的看台化作一片红色海洋,创造了中国足球历史上的观赛纪录,这些场面不仅仅是数据的简单堆砌,它们意味着中超正在悄然复苏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走进中超赛场,2025赛季的中超联赛凭借这些“6万 ”的观众潮,向亚洲足坛发出了响亮的信号:中国足球的春天,真的回来了!而与此对比,日韩联赛依然为场均几千的观众人数担忧。
每一场有观众的比赛,都是赛事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石。如果没有观众的支持,任何一项赛事都会逐渐走向衰退。过去几年,由于俱乐部的投入不足与疫情的影响,很多中超比赛的观众人数惨不忍睹,甚至有时连几百人都难以凑齐。球迷数量的低迷也让很多俱乐部老板不愿意继续投入资金。但如今,随着球迷逐渐回归赛场,这是否意味着中超的崛起已经开始?
特别是在中超第20轮的两场焦点比赛中,球迷们的热情尤为突出。首先是上海德比,上海申花与上海海港的较量不仅球场上充满火花,就连昔日国家队队友颜骏凌与吴曦也在场上发生了争执,场外的球迷更是热情不减,最终吸引了60031名观众到场,此外,还有数以万计的球迷未能进场,这场面若是所有球迷都进了球场,场面会有多震撼?其次是大连英博对阵成都蓉城的比赛,梭鱼湾球场的观众人数达到了61611人,这是本赛季第二次出现单轮两场6万观众的盛况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超单场上座人数的前十名全部突破了6万,而在2025赛季之前,这一纪录仅有2012年江苏舜天的65769人创下。那么其他亚洲赛事如何呢?
展开全文
在我们场均6万的基础上,邻国日本J1联赛的260场比赛中没有一场突破6万大关,最高纪录也仅为59574人。而韩国K1联赛单场的最高上座人数也仅为4.8万,整体上座率不到72%。虽然沙特联赛拥有大量世界级球星,但其观众人数也令人失望,单场最高仅为5.9万,远远不及中超的6万起步。伊朗联赛虽然有些比赛的上座人数接近6万,但数据的真实性常常受到质疑,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赛更是惨不忍睹,单场观众只有几千人,甚至几百人,甚至几十人也难以见到。如此对比,不禁让人感叹:人比人,气死人。
中超球市火爆的背后,当然有其自身的优势。首先是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,像北京工人体育场(6.8万座)、上海体育场(7.2万座)以及大连梭鱼湾(6.37万座)等一座座国际级球场的崛起,让观赛不再是单纯的凑热闹,而成为一种“朝圣”般的体验。同时,球迷文化也得到了提升,过去中超赛场上时有冲突和暴力事件,如今则倡导文明观赛,推动了赛事的健康发展。中足联的成立也为中超的发展注入了动力,球队和球迷之间的互动愈发紧密,各种促销活动和福利政策更是吸引了大量观众。可以说,没有人来看球赛,这样的局面已经成为历史。
正如黄强歪谈体育所说,大家总说中超没有观众,实际上这是几年前的误解。现在,无论是上海德比,还是大连英博与成都蓉城的比赛,都能吸引大量观众,赛场外的热情也丝毫不亚于场内。即便没有亲自到场的球迷,他们也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赛事。随着越来越多6万 的观众纪录被刷新,中超的复兴可见一斑。而与之相比,日本的J1联赛和韩国的K1联赛仍然为5万的观众发愁,沙特联赛虽拥有众多世界级球员,但观众依然寥寥。
可以预见,在足协逐步推出外援限制的政策后,中超的观众人数有望再创佳绩,未来单场超过10万观众的盛况或许也并非遥不可及。你准备好迎接这一波激动人心的赛事热潮了吗?
本文为黄强歪谈体育原创,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不妥,敬请联系删除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